《漁舟唱晚》是一首古箏曲
標題取自唐代詩人王勃《滕王閣序》中
“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”的詩句
樂曲描繪了江南水鄉晚霞輝映下
漁人載歌而直至月光如水
萬家燈火的動人畫面
有關樂曲的由來
眾說紛紜尚無定論
一種認為是30年代中期古箏家婁樹華
根據明、清時期的古曲《歸去來》加以改編而成
另一說法是山東古箏家金灼南
早年將家鄉的民間傳統曲
《雙板》等樂曲改編而成的
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 用慢板奏出悠揚如歌的旋律 并配合左手的揉、吟等裝飾技巧 音樂展示了優美的湖濱晚景 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景色的贊賞 |
第二段
音樂速度加快
旋律是從第一段八度跳進的音調中發展而來
從全曲看
“徵”是旋律的中心音
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“4”使旋律短暫離調
轉入下屬調性
形成對比和變化
形象地表現了漁夫蕩槳歸舟、乘風破浪前進的歡樂情緒
第三段
快板 在旋律的進行中
運用了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
形象地刻畫了蕩槳聲、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
隨著音樂的發展 速度逐次加快 力度不斷加強
加之突出運用了古箏特有的各種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
展現出漁舟近岸、漁歌飛揚的熱烈情景
在高潮突然切住后
尾聲緩緩流出
其音調是第二段一個樂句的緊縮
最后結束在宮音上
出人意料 耐人尋味
.
【申明】飛天文學網,筆下文學,許多資源來自網上,供廣大同好欣賞學習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到您的權利,敬請告知。